“铁”进“空”退 部分航线被迫停飞
进入2011年,经过一年半的开通运行,武广高铁方便、快捷的交通优势越来越明显,开始发力,在“空铁大战”中日渐占据上风,呈现出“铁”进“空”退之势。
据武汉铁路局统计,今年以来,武广高铁客流量大幅上升,截至6月27日,上半年日均流量达60182人,同比去年的38442人,增长一半以上。
武汉铁路局客运处副处长杨涛分析说,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经过一年多运行,乘客对高铁的安全顾虑打消了;二是高铁正点率提高,相比飞机误点现象,高铁高密度、公交化开行获得市场认可;三是票价逐渐为乘客所接受,近一半为“回头客”。再加上铁路部门不断改进、完善服务,高铁服务向航空服务靠拢,效果明显。
民航却遭遇“滑铁卢”,遭受巨大冲击。今年3月,首条因高铁开通被逼停飞的民航航线武汉-南京航班全部停飞。直接原因是时速达250公里的合(肥)武(汉)高铁开通后,武汉—南京间的铁路运营时间由过去的10小时左右缩短至3小时,二等动车票价仅180元。而一天两班武汉往返南京的航班全票价格达730元(不含燃油和机场建设费),日常上座率跌破50%,除节假日外,几乎班班亏损。
为提高航班上座率,执飞相关航班的祥鹏航空和南方航空曾推出2折优惠票价,但终因两地机场均距中心城区远而收效不大。考虑到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后,武汉至南京的动车组将增加,会基本实现公交化运营,航空客流还将大幅减少,两家航空公司选择适时退出。目前,武汉至宜昌、武汉至襄阳、武汉至南京、武汉至南昌航班已相继停飞。
在武汉至广州方向,南航开通的“武广空中快线”在武广高铁开通后,曾经通过采取机票打折等方式,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业务上升阶段,后来难以为继,现在已由高峰期每天16-18个航班降至9个航班。
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3年保持29%的高速增长之后,2010年增速也突然戛然止步。根据民航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武汉天河机场客流吞吐量增幅仅为3%,客流吞吐量全国排名由12位快速跌落到14位。今年春运期间,天河机场发送旅客同比出现下降,为23年来首次,武汉成为航空受高铁影响最大的城市。
据了解,武广高铁运行后,南航约有38条航线与高铁直接竞争,比例接近1/4。东航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建设完成的“四纵四横”高铁客运专线将使国内60%以上的民航市场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