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995年
与前一次不同,这次主要是由于经济过热造成。
此次通胀发端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经济增长进入了快车道。1992到1996年,投资性需求飞速增长,消费需求增长则较为平稳,这是与上一次通胀的重要区别。
这段时期,我国大幅上调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的价格,1993年取消粮油收购价格和统销价格,过热的经济,外加价格体制改革和货币超量发行,导致CPI增幅由1992年的6.4%飙升至次年的14.7%。1994年CPI增幅达到改革开放以来24.1%的最高点。
综合调控之下,1996年CPI降到8.3%。
“组合拳”发力 菜价涨声渐少
“民以食为天”。食品不同于那些非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蔬菜,这些过日子离不开的东西价格上涨,就意味着生活成本的必然增加。11月20日出台的“国16条”,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等要求,把控制农产品价格放在了首要位置。
麦当劳涨价了
常吃洋快餐的人会发现,现在去麦当劳买同样的汉堡,要多掏一块钱了。
11月17日,麦当劳表示,因成本上升,其在大陆的部分产品售价调高0.5-1元,产品涉及汉堡、小食、饮料等。麦当劳声明称,此次调价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及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至于具体的原料价格涨了多少,需要参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麦当劳在回复本报记者时称。麦当劳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介绍,制作巨无霸的原料包括面包、牛肉、奶酪、生菜、酱料等。
以巨无霸原料面粉为例,今年10月21日至31日,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中,面粉(标准粉)每千克为3.68元,去年同期为3.2元,同比上涨13%。
中国烹饪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餐饮行业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终端服务业,它所有的上游都在变化,下游怎么扛得住呢?老百姓能切切实实感觉到生活成本的上涨,这些餐饮企业怎么能没有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