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受中国加息影响,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欧美主要股指早盘均高开,美元指数再次疲软。分析师普遍认为,央行选择在美联储即将再次定量宽松前加息,说明货币当局更侧重解决负利率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但对于中国是否就此进入加息周期,经济学家却看法不一。
影响市场惊吓过度后企稳回升
经历了因19日中国突然加息的消息影响而普跌的国际市场,20日从“惊吓”中缓过神来,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主要股指早盘高开。市场原先恐慌的中国经济增长因加息而受影响,经过一天的杀跌,市场人士认识到在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实施在即的预期下,此次中国加息不会根本性改变大宗商品需求。
20日,欧美股市似从“中国加息”恐慌中走出。美国股市高开,欧洲方面,英国、德国、法国市场三大股指盘中均小幅走高。
国际黄金期货价格20日早盘,小幅高开,截至发稿时,上涨0.5%。国际油价在20日的亚洲盘市场上重新回到每桶80美元上方,路透社分析为此前因中国加息而引发的跌幅过大。
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意外宣布加息25个基点,引发全球市场跌声一片,且“杀伤力”惊人。国际市场认为此举意味着中国将控制经济成长的速度。道琼斯指数下跌1.48%。国际油价也大幅回落,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收报每桶79.49美元,跌幅达4.3%,创2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国际金价也创下7月以来的最大日跌幅。伦敦金属交易所基本金属期货价格19日普跌。
但有分析师表示,市场反应过度,鉴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最早在下月会议上宣布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此举意味着全球流动性过剩时代仍未结束,美元还将承压走软,大宗商品受追捧热度仍难减。
此前由于全球流动性泛滥,以石油和黄金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连续走强6周,黄金价格更是自今年全球经济复苏以来节节攀高逼近“千四”时代。
巴克莱资本分析师认为,19日商品市场的全线下跌是对中国意外加息的下意识反应,现在投资者开始冷静下来,分析加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意义,并认为此次加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有限,不会根本性地改变原油需求。
对于前一天大宗商品价格突然下跌,市场人士认为中国加息的消息只是理性回调的动因,而不会扭转美元长期将走软预期下大宗商品价格走强的趋势。
SanderCapital分析师说:“大宗商品价格由于中国需求因素已连续走强6周,即使在利空消息发出前,也有什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