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尿素-行业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尿素长期赔本销售显然非企业所愿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年07月08日    【字体: 】   
 

  截至6月底,主产区出厂价多在1200元(吨价,下同)徘徊,与去年同期山东1700元、河北1720元、山西1680元、河南1700元相比,出厂价同比下滑28.6%~30.2%。在业内看来,尿素市场最尴尬的地方并非价格跌幅,而是尿素企业成本倒挂。

  “成本论”的老生常谈

  长久以来,尿素成本问题一直被业内不厌其烦地讨论着。每逢尿素跌价时,便会有业内人士出来提两句成本支撑,很快又会被另一群人以市场供需决定价格驳倒,以至于尿素产业有了“看成本但不用其衡量跌价底线”的怪习惯。但今年情况有些特别,自去年下半年至今,种种利空因素造就了消极的市场环境,尿素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跌价。

  笔者也做过几番尿素成本分析,以前动辄1500元以上的尿素生产成本,着实难言企业是如何在严重倒挂中求得生存之道的。如今经过市场洗礼,一部分高成本尿素企业停产或转产,多数企业仍能靠扩产、调整工艺降低成本而继续生产。

  另外,尿素成本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电价等。据了解,目前国内尿素企业生产主要为天然气、传统无烟煤、粉煤气化三种装置。其中,传统无烟煤工艺受益于煤价低迷,尿素成本可控制在1250~1300元,当然是在满负荷情况下;粉煤气化优势在于原料价低,尿素成本基本在1000~1100元,同样与装置负荷有关;天然气装置失去了成本优势,满负荷情况下尿素成本尚且在1200元左右,如果负荷不足70%,成本将高达1400~1500元。就当前国内尿素1200元左右的出厂价来看,80%以上尿素企业处于成本倒挂状态。

  买方市场难言话语权

  尿素长期赔本销售显然非企业所愿,为扭转这一局面企业也做了努力。但无论是限产保价,还是炒作国内刚需,又或是搬出成本支撑,均未奏效,产能过剩的尿素产业已经完全成为买方市场。失去话语权的尿素企业此时更具“攻击性”,或者说“竞争意识”,笔者视其为尿素一轮轮竞价销售不断破底的直接诱因。

  回顾过去两年,部分高成本尿素企业选择了停产或转产,这部分被淘汰的产能虽然超过400万吨,但依靠扩产或调整工艺存活下来企业不在少数;近年更有新疆、内蒙古地区低成本尿素新装置入市。粗略统计,国内尿素总产能不低于9000万吨。而需求方面未见增长,反倒由于农业用肥结构调整、工业市场萎缩、出口优势丧失,令过剩局面愈发窘迫。

  竞价、淘汰、止跌

  眼下,尿素市场受困于“内忧外患”。进入7月以后,尿素内需将逐渐进入消费淡季,经销商将持续观望。即使是四季度尿素淡储时期,在没有解决产能过剩这一根源问题前,敢于冒风险参与淡储的经销商一定不多。外贸方面则十分被动,通过印度前两轮尿素招标来看,中国厂商尽量去妥协低价,却唤起了外商更强烈的议价欲。继近期韩标、台标出现低于200美元离岸价之后,近日又听闻有贸易商试探寻找190美元离岸价的低价货源。

  针对国内与国际市场对的博弈,抱着不接受就会被淘汰的观念,驱使每一个想生存下来的尿素企业加入到无序竞价行列中。部分业内人士预测,尿素内销价或将跌至1050~1100元,届时,大批尿素企业因无力支撑亏损而被市场淘汰。于是,装置停产退市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限产保价”,坚持下来的企业方才获得对跌价说不的资本。笔者更愿意看到缺少优势的尿素企业尽早转型,切莫成为市场经济调控的牺牲品。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利空诸多 小麦肥大考将至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