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发改委官员:经济好转信号偏弱 货币政策或继续松动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年07月08日    【字体: 】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无论是新近公布的包括制造业PMI在内的先行指标,抑或已公布的投资,消费,外贸等都不如预期,中国经济好转的信号偏弱,不排除三季度稳增长政策继续加强,货币政策继续松动。

      他在接受路透专访时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增长已经连续22个季度从高位下行(从2010个第一季度至今年第二季度),但随着政府稳增长扩投资明显加力,政策效果或会在三四季度经济显现。

      “二季度GDP破七的概率比较大,可能成为年内低点,但中国正在加强稳增长的调控手段,这些举措估计会在下半年见效,但全年增速会逊於去年。”他预计,不排除三季度继续加强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仍有降准降息的空间,经济会在三四季度温和复苏,GDP会恢复到7%以上。

      中国最新公布的6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持平於上月的50.2,连续两个月位於荣枯线上方,新订单等多个分项指标均指向需求疲软,同日公布的汇丰制造业PMI虽有小幅回升,但仍处於荣枯线下方。

      马晓河分析指出,中国目前经济增长好转信号偏弱,一些指标虽有改善迹象,但大多数表现仍然偏低,投资消费仍在底部运行,出口也未有明显改善,工业增长连续60个月减速后虽有所回升,但也是低增长,5月份仅为6.1%。货币供应量M1、M2增长偏弱,物价连续下行。PPI连续39个月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显示制造业通缩风险在上升。

      他表示,虽然在政府微刺激和投资拉动下,基础设施公共投资会向好,但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难有明显回升,消费继续呈现低缓增长趋势,出口增长由负变正后会延续低速状态,经济增长仍面临不小的压力,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会低於2014年。

      中国今年已将增长目标调低为7%,低於去年7.5%的增长目标。中国去年实现GDP增幅为7.4%。今年一季度GDP增幅为7%。

      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出台一系列稳增长举措,包括加快投资,财政货币政策也齐发力,中国央行自去年11月起已连续降息降准。

      最近的一次是6月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并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一表示,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扩投资须防结构失衡加剧

      迫于短期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扩投资仍是眼下稳经济的首选。尽管从投资方向的选择看,中国此次选择的是基础公共设施,包括轨道交通,机场,高速公路等。但马晓河仍表达了继续扩大投资可能加剧经济结构失衡的忧虑。

      他指出,总需求回升缓慢导致的中国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解决需求不足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

      他分析指出,调结构中国需要解决由投资打头转向消费打头,但由消费带动需求结构转换却受到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制约。因为中国的分配制度从本质上是有利於投资和储蓄,不利於消费。

      “中国现行的分配体制是政府企业在一次分配中比例不断上升,居民个人占比不断降低,带来的结果就是政府搞公共投资有钱,企业搞现代化工业有钱,居民消费没钱。”他称。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50.2%,比其它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占比低20%左右,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37.7%,其它的都是政府和企业。
 
      “中国的投资已经到了天花板,我们的投资能不能少一些高大上的项目,很多地方的高速公路没有多少车跑却还在不停修,一个重大工程动辙上千亿。政府的投资能不能更多的向有利於中低收入阶层倾斜,比如社会保障,民生,医疗教育方面的投入等方面能不能多投一些?”马晓河称。

      他指出,由於通常高收入的人群边际消费倾向低,更愿意把钱存起来,而中低收入阶层因为缺钱消费或社会保障不足不敢消费,都在预防性储蓄,而储蓄又转化为投资,政府和企业也愿意拿钱搞投资,结果就是投资增速远快於消费,寄望扩大消费提振经济的目标就越来越远。

      2000-2014年中国的总消费名义增长率5.7倍,储蓄增长8.2倍,快了2.5倍。

      此外,他也提到,现行的体制、制度和政策安排等方面也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阻力。最典型的莫过於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下,户籍制度以及福利政策安排让农民工很难成为市民。

      “中国的服务业要成为拉动经济的动力也很难,目前的政策仍然限制很多,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人口集聚为前提的,但现在的政策是进城打工容易,成为城里人很难。真正的城镇化人口不集聚,服务业的比重就上不去,农民工只是劳动力供给者而不是消费者,这是一个根本问题。”马晓河称。

      他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加快改革,尽快调整国民收入结构,改革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商务部:新设自贸区吸收外资聚集效应明显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