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制造”就业 美国要抢中国人饭碗?
作者:关威   来源:世华财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年05月13日    【字体: 】   
 

    没有人能够猜透,2010年8月奥巴马总统在《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签署仪式上信誓旦旦地宣称制造业促进法案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时,有几分真诚,又有几分是强作姿态。如今,整整十个月过去了,美国就业市场迎来了一丝曙光,奥巴马政府也似乎赢得了初步的胜利。但如果就此草率地认为随后的一切将会水到渠成,那就大错特错了!

    民主党人的逻辑

    近来,人们普遍感觉到较之前更容易找到工作,而雇主们也更愿意通过媒体刊登招聘广告。上周五(5月4日),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出炉的4月非农就业报告传来喜讯。数据显示,4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4.4万人,此前分析师普遍预期就业机会只会增加186000。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贡献明显。4月份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29,000人,3月份增加22,000人。

    民主党的拥趸从中嗅出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很快将这一“成就”与奥巴马总统在2010年8月签署的《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联系在了一起。声称该法案拯救了美国制造业,而制造业拯救了美国就业市场,进而拯救了美国经济。其潜台词无异于在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将手中的选票投向奥巴马。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神奇的法案呢?根据该法案,美国政府将暂时取消或削减制造业企业在进口部分原材料时需支付的关税。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同时推测,该项措施将帮助制造业企业在未来3年内节省约2.98亿美元的进口关税成本。

    美国制造商协会总裁John Engler是这一法案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制造业促进法案》终于正式成为法律,让美国的制造商欢心鼓舞,因为这将对大型和小型制造企业的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之前美国制造商协会曾发布《制造业发展战略:创造就业机会,提升美国竞争力》力证制造业发展将会创造就业机会。该协会预计,这一法案将使美国制造业产值增加46亿美元,并创造或支持9万个就业岗位。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海外市场对美国制造机械和其他产品的需求增长,而近来美国消费者也加大了对汽车、家电及电脑的开支。美国制造业挣扎着走出了低谷。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发布的4月制造业指数已经连续21个月实现环比增长,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

    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卡特彼勒(Caterpillar)在稍早公布的一季度季报中亦显示出业绩强劲增长的势头。该公司称,“经济情况无疑正在好转”。

    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则预计2011年工业部门收入增长5%。鉴于良好的经济预期,以及相对低廉的工资要求,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又开始忙碌起来,之前一度赋闲在家的美国“蓝领”也逐渐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这也便有了民主党上面的那番推理。

    然而,这一推理或许可以坚持到明年总统竞选不露破绽,但押注制造业复苏挽救美国就业实在需要些勇气。

    与政客们纠缠于谁是改善就业市场的决策者不同。民众们更加关心,制造业能否如政府所勾勒的那般,为他们创造9万个工作岗位?分析人士认为,在得到答案之前需弄清两点:其一,美国制造业能否走上复兴之路;其二,制造业的复兴到底带给美国就业市场多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制造业的春天?

    可以说过去的十年,对于美国制造业而言无疑是灰暗的。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保障房建设并非“没肉的骨头”
下一篇文章:国土资源部:坚决查处强征强拆行为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