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美国经济已经被中国“赶超”——一个虚构的故事
作者:李云路 王建华   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年01月19日    【字体: 】   
 

    “彼得森的研究结果是不科学的、不负责任的,其目的是为人民币升值进行蛊惑和施压,并想让中国承担远超自身能力的责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

  关于皮尤的民意调查结果,陈凤英指出,鉴于绝大多数美国民众缺乏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其调查结果只能说是反映了其在经济危机低谷期的心态,并不能作为评价中美两国经济实力的参考。

  全球国际比较项目是由联合国发起、世界银行组织实施的一项全球性统计活动,其核心是考察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将各国以本币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换算为以购买力平价(PPP)表示的可比性指标,从而实现国际经济比较。

  中国已于2009年全面参加新一轮国际比较项目,并按全球统一的时间要求从2011年1月开始在全国开展相关调查,并预计到2013年才能得出研究结果。

  陈凤英表示,即使按世界银行已公布的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也仅约为10万亿美元,而非14.8万亿美元;美国则达14.6万亿美元以上,“‘中国经济已于2010年超越美国’的研究结论只能说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她指出,很显然,一直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的美国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此次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严重高估”人民币购买力的基础上炮制出的。

  所谓购买力平价(PPP),是指比较一揽子标准的商品和服务在各国的平均价格而估计出的。PPP统计的定义是:一单位基准货币(如1美元)所能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所对应的本国货币的数量。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中国货币政策走向前瞻
下一篇文章:上海回应土地期满无偿收回:届满自动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