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中国三方政策牵住流动性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年09月19日    【字体: 】   
 
开始缩小,而且企业活期存款占M2的比例也保持一种下跌的走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在减速,流动性对通胀的推动趋于下降。而小幅提高利息并不能够直接的打击流动性,甚至不会改变它的进攻预期。那么除非孤注一掷大幅加息,否则无法实现政策目标,但仍在脆弱复苏的实体经济估计对此还有无法承受之重,所以有人推荐曾经在1994-1996年短期执行过的保值储蓄,这种可以变相不对称加存款利息100bp以上的讨巧型猛药。对于已经习惯了数量型调控的货币当局会不会出这一招呢?我们认为它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正确,在经济上也基本正确,但货币当局一家说了不算,因为如果财政不买单,那么就是银行和储户之间的蛋糕争夺战了,知易行难,其中的利益权衡和部门协调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即便是对中国这样的权威社会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认为,货币政策的逻辑应该还是数量优先,小幅无用,保值贴补需要时间,其他方面则可以做更多,如果货币当局对流动性的疏导目的是使其回到实体经济,那么推动民间资本参与经济转型,开放人民币“出海”,同时稳定存款,才是合理的选择。当然我们认为随着人口拐点到来和流动性消化的过程,未来对于通货膨胀的容忍度应该会上升到5%左右的水平,然后再稳定下来,市场最好现在就开始适应起来。

  房地产:二次调控就在门口

  从统计结果来看,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继续上涨,同比上涨9.3%的数据也只不过比7月份略微缩小1.0个百分点;而环比则同上月持平。不过,这个“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注定不那么平静。房地产的价格泡沫是会被继续推高还是会受到二次调控的打击?近期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再一次强调,“坚决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使得“二次调控”愈演愈烈,可再次上涨的房价却显示着另外一个故事,市场依然迷雾重重。至今,“国十条”出台已经140余天,调控部门迫切希望看到调控的效果,但地方政府对政策的执行不力加上大型房地产企业仍然没有出现资金断流的问题,使得房价并未像2008年那样出现大幅度下跌。在转型之际,房地产裹挟着经济,加上其同地方政府间的暧昧关系,使得对其的调控难度很大,可是若放任流动性向其聚集则可能导致泡沫破裂,重现日本经济衰退的一幕。我国调控房地产的本质就是影响预期,调控流动性。那么在房价没有实质性下降,而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些逆市涨价的声音下,对政府来说,再次调控预期疏导流动性则是目前的首要任务。近期中央释放的信号就说明了这一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高挺:四季度仍是CPI上行GDP下行
下一篇文章:基数拖累FDI继续放缓 外资对服务外包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