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或许将成为全球经济政策转向的风向标,各国在确认经济复苏的同时为防范通胀将逐步回笼流动性这将促使大宗商品价格由上行通道转向下行通道。宽松的货币政策正逐步转向为稳健进而紧缩的政策,国际市场流动性减少将使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对美国而言,推出6000亿量化宽松政策之后市场信心或将有所提振,美国经济可能走向复苏之路这将带动美元升值也会为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压力。欧洲方面 ,金融危机后欧盟内部爆发了债务危机,如希腊债务危机,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波动,尽管在欧盟的努力下希腊危机已获解决,但其他国家如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等国都有再度爆发危机的可能。欧洲债务危机犹如一颗炸弹悬在市场上空,随时可能引发市场的恐慌打压商品的价格。
综上,从宏观面来看市场累积了大量的利空压力 ,随时可能导致市场由涨转跌。各国向紧缩政策倾斜需要一个过程,可能表现为由增速放缓渐进为流动性减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流动性的总量会先升后降,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也有待观察。因此,橡胶未来走势总体看跌,但涨跌转势的时间点还不能确定。
二、橡胶的基本面
橡胶的基本面由橡胶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分析。
先从供给来看,今年橡胶主产国受灾害天气影响自5月份开割以来产量一直未能恢复正常,在10月份泰国主产区又遭受了较大的洪涝灾害,今年泰国橡胶减产已成事实。印尼、马来西亚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减产。越南三分之一的橡胶树发生病虫害,橡胶产量同比下降。因此,今年橡胶供给总体下降。
从需求方面来看,今年欧美各国经济状况逐步稳定,经济出现一定复苏,轮胎需求旺盛。尤其是我国,今年1-10月份我国汽车销量已突破1000万辆,新车轮胎需求成倍增长,再加上原有车辆轮胎更换等需求,今年的橡胶需求量增长惊人。反映在橡胶价格上,表现为现在价格超越了经济危机以前最高价格并达到了历史最高4500美元,这是基于强劲的需求拉动。基本面的供需缺口已反映在了当前的价格上面。对于轮胎制造商来说,当原料价格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他们会核算成本与收入,确定是否有利润, 决定生产,减产还是停产。现在的价格下,大部分轮胎厂的选择是减产。他们已不敢囤积原料,大多选择现用现买。这反映出当前价格是工厂承受的临界点,市场价格继续上行没有支撑。另外,自今年年初到现在,橡胶价格大约涨了2000美金,这个过程中大批的橡胶贸易商由于价格上涨去囤货,因而橡胶会有大量隐性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