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主产区山东、河南两省降水异常稀少,大部分地区旱情超过50年一遇。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资料显示,截至1月底,华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淮北部和东部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持续少雨(雪)致使黄淮、华北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发展,目前这些地区普遍出现中等程度以上的气象干旱。
据统计,小麦占我国每年粮食总产量的20%以上,而冬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90%。河南和山东是我国小麦主产区,2009年,两省小麦产量分别占到了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6.5%和17.8%。目前,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江苏、陕西、甘肃8省冬麦主产区。截至2月8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已达1.12亿亩,小麦受旱面积约占播种总面积的40%。其中,河南、山东、安徽3省作物受旱面积合计8271万亩,约占全国作物受旱面积的74%。受灾最为严重的山东省,共有约3000万亩小麦受旱,占全省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
《中国旱涝气候公报》指出,去年秋季,我国冬麦区大部降水充沛,有效增加了土壤底墒,并且大部地区进行了冬灌,目前北方冬小麦处于越冬阶段、需水量较小,气象干旱对冬小麦安全越冬尚无明显影响。但如果华北地区的干旱持续到3、4月份,则可能对小麦生产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在我国华北地区面临严重干旱的同时,我国南方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由于气温偏低,我国南方今年的施肥期有可能会推迟。
从2月9日开始,我国中部地区出现明显雨雪天气,河南、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出现降雪或雨夹雪。迟来的降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旱情。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2月9日表示,本次旱区降水量普遍在1~3毫米左右,局部地区5~8毫米,对缓解当前旱情作用有限。因此,今年化肥的春耕行情能否到来,未来的天气状况将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