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保障房项目
开发商能享有“溢利”几何?
开创“公租房+商业地产”模式的中天城投,是否在拿地以及税费方面享有相关的优惠与政策支持呢?
“当然,保障房本身就在很多税费上就具有很多减免,但是前提是要有盈利才能有税费”,李俊表示,“因此,建保障房并非就是亏损的”。同时,他认为公司虽然能享有保障房建设应有的税费优惠,但是在拿地以及融资方面并未有多余优势,“我们和其他开发商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保障房的建设与推出,并不属于完全的市场化行为,因此李俊呼吁政府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
有分析师表示,建造保障房很大一部分是需要政府“让利”的,尤其是在土地出让收入上。但是,公租房和经适房等保障房项目相比,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公租房在土地取得上,是政府划拨的方式,未经过“招、拍、挂”环节将使得这一部分的成本大大降低;第二,公租房的产权归属于开发商——“谁开发谁持有”。
未来,即使开发商出现资金紧张等问题,也能够将产权打包转让,从而获得相应收益——在成本和风险上具有独特优势。
虽然,中天城投董秘李俊否认公司因参与保障房项目而享有拿地以及融资优势。但是分析师们则在出具的研究报告中则纷纷指明,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公司获得更多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有望打开直接融资的阀门,从而改善资债结构”。
事实上,并非中天城投,一线房企们也纷纷投身于保障房建设当中:郁亮声称只要有1块钱利润就会做保障房;保利、金地亦不甘人后;近期发布年报的房企中,有七成表示要参与保障房的建设……。
为何房企开始争抢保障房这根儿“鸡肋”,或许万科年报中作出了解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上文提及作保障房亏损千余万元的房企工作人员更是直言不讳,“我们当然要继续做保障房”——趋势使然之余,得到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税费环节方面的“让利”以及融资更为容易是开发商们最直接的动力。(记者 谢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