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长谢旭人昨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称,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预计达68477亿元人民币,增长11.7%,财政赤字在人大批准的预算之内。该数字高于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预算,即增长8%至66230亿元。
谢旭人称,2010年拟安排中央政府公共投资9927亿元,比2008年预算增加5,722亿元,完成两年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的目标。同时,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计达到9243亿元,比2008年预算增加5038亿元;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计达到28,639亿元,增长29.9%.
财政赤字方面,去年财政赤字规模为9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规模为7500亿元,另外中央财政为地方代发了2000亿元的地方债。
财政部此前公布数据显示,去年1~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达63393.1亿元,同比增长9.2%,完成预算的95.7%.11月财政收入502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6%,保持5月份以来逐步回升态势。
贸易顺差全年减了三成
信息时报讯海关总署昨日发布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作为观察经济形势的一个主要数据,外贸进出口在年底的强劲反弹,无疑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经济“V”形回升的判断。
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9%,略高于2007年的贸易总值。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经历了自2008年11月以来的连续大幅下挫,到2009年3月份开始企稳回升,8月份回升趋势基本确立,11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开始增长,12月份进口和出口同比双双出现强劲增长,环比也呈现大幅增长,月度进口值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月度出口值也列历史第四高位,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在加速复苏。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次之,日本第三。
在过去10年里,我国正常情况下每年出口增幅都会超过20%,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早在人们意料之中。2007年,德国出口商协会就曾作出2009年中国将坐上“头把交椅”的预言。
2002年起,德国连续六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尽管其2009年全年外贸数字尚未公布,但德国出口商协会、环球贸易信息服务公司等日前纷纷确认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中国在出口规模上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一,只说明中国已成为贸易大国,但从出口产品的结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角度来看,中国还远称不上”贸易强国“。”对中国外贸在世界格局中的新变化,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有着清醒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实现了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目前,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外贸的主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