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人民日报:物价上涨势头仍在持续 总体处可控区间
作者:田建军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年07月04日    【字体: 】   
 

    首先,本轮物价高企是结构性的。

  目前,食品和住房等结构性物价上涨的压力很大。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表明,食品价格上涨达11.7%,影响CPI上涨3.5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涨幅的63.6%。5月份,生猪同比价格上涨了40.4%,对CPI贡献将近20%。居住价格虽然降温,但上涨势头总体上仍然在持续。国家统计局6月18日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5月份住宅价格变动情况表明,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个,涨幅回落的有36个。5月份,同比涨幅5%以内的城市比4月份增加了7个。对此,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陈厚义表示,结构性供给问题解决了,CPI就会回落。

  其次,当前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通胀并没有对经济增长造成明显拖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1到5月份,财政收入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4.6%。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表明实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状态。而5月份PMI为52%,表明经济运行处在稳定的扩张通道。

  针对当前物价高位运行的态势,必须增强稳定物价的信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昕表示,只要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下功夫,稳定物价有望达到预期目的。当前,稳定物价具备许多有利因素,我国库存充裕,夏粮增产已成定局,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稳定物价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

  政策组合拳稳物价,已见到积极信号显现

  实现今年物价总水平控制在4%左右的目标,困难不少,必须迎难而上稳物价。

  张晓晶认为,近期,由于物价三大推动因素不可能在短期消失,加上2010年的翘尾因素对价格的顶托,即便没有一季度以后的新涨价因素出现,把今年的CPI控制在4%左右都存在困难。而且,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虽然绝大部分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博弈形成最终比较合理的价格,但还有许多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依然存在价值和价格不符合的扭曲现象,理顺价格机制,依然任务繁重,难度较大。

  中央早在年初就把稳定物价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国务院从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对稳定物价总水平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价格走势的影响,及时发现价格波动的异常因素,及时采取多种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政策组合拳,来得猛且密。就在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经济数据的当天,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的第十二次提准,今年以来的第六次提准。除了数量工具外,央行还密集使用价格工具,去年12月以来,央行已经加息3次。这是意在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给物价上涨提供货币条件。为了稳定物价,政策要求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全面加强价格监管,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涨价等不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陈厚义认为,近半年来,迎难而上稳物价,已经见到积极信号。尽管5月CPI高企,但环比涨幅力度正在减弱。楼市价格普涨的局面已经降温,5月与4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9个,持平的城市有11个。资本市场价格整体维持箱体震荡格局,趋于平稳。

  物价形势,事关民生,事关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必须高度重视。要加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结构与管理好通胀的关系,保障市场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稳定物价总水平。(记者 高云才)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翘尾因素影响 6月CPI涨幅或达6.2%
下一篇文章:6月非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回落 企业活动放缓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