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中美清洁能源论坛的中美企业正在签署合作协议。当日,“第二届中美清洁能源务实合作战略论坛:未来十年中美关系”(简称中美清洁能源论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幕,与会的中美企业、研究机构签署多项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协议,涉及高能效建筑、清洁煤、电动汽车等领域。新华社记者蒋旭峰摄
羁绊
发达国家出口管制影响中国海外商购
虽然中国正在致力于进一步扩大进口、增加海外采购,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世界贸易的平衡。但专家也指出,发达国家对于出口的管制,使中国海外商购的投资“脚步”受到羁绊。
“中国未来是否将更多使用外汇储备购买外国商品,要看这些发达国家能够给中国提供什么样的商品,如果这些发达国家放松对华高技术出口,加上中国对资源型产品需求的增加,那么中国未来将使用更多的外汇来购买国外产品。”王晋斌说。
孙华妤也表示,中国从国外的进口会逐步增长,但不会一直采取政府主导的、一次大笔采购的形式。中国正在逐渐调整传统的重出口、轻进口的贸易政策,促进“民间的”、“商业性”的进口。但中国从美国的进口是否能持续增长,不仅取决于中国,也取决于美国是否放松对中国的出口限制。
陈德铭于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华盛顿指出,对华出口管制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他介绍说,201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近3万亿美元,顺差总额仅为1831亿美元,其中仅对美顺差达1813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顺差的99%是与美国贸易中产生的,除对美外,中国贸易顺差几近为零。
“美对华贸易歧视,多年来美一直存在制裁中国的贸易法案。美国军用品禁止对华出口,军民两用中的民用品对华出口也从严审批。”陈德铭说。
他还透露说,2010年12月9日,美国修订其贸易便利政策,享受到美国贸易优惠政策的国家共三类164个。中国作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且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却被排除在“164个”之外。
陈德铭重申,解决中美双边贸易顺差,双方应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好好商谈,不是靠货币升降,而要通过彼此投资调整结构以及提高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程度,使中国想买的商品能够从美国买得到。“希望我们的诚意和努力得到有关国家的呼应和配合。中国的进口商希望购买到老百姓所需要的产品,而不要受到过多的产品出口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