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日,河内,骑摩托车的市民经过一座印有胡志明像的宣传设施。
12日,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河内开幕。这次大会召开的背景是越南国际信用评级遭降级、越南盾面临持续贬值压力和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在1986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后,越南经济实现了超过20年的持续发展,成为“亚洲小虎”,但最近以来,通胀、货币贬值、国企病等问题却让这头“小虎”的步伐变得艰难,国际经济界人士和西方媒体都在密切关注,五年一届的越共全国代表大会能否为问题重重的越南经济开出一剂有效的药方。
12日,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一片欢庆的气氛中揭幕。然而,在胡志明市郊的水果小贩范氏玉却没能同享这一重大事件带来的喜庆气氛。
“我怎么高兴得起来,钱正在变得不值钱。”范氏玉说。
越南盾一年贬值三次
1986年,越南在越共的领导下,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并称之为“革新开放”。
从1986年到2006年间,越南凭借其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天然优势,持续保持了7%左右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在亚洲仅次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让这个无论在领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上均不显眼的东南亚中等国家一举获得“亚洲小虎”的美誉。
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越南人带来了物质生活的空前改善。现在在越南,即便是拿最低工资的工人也拥有了摩托车、电视、电饭锅和手机。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均日收入低于1美元)的人口也从1990年的50%锐减到目前的8%以下。
然而,多年来速度至上的过热发展,也在最近几年给这头“红色小虎”带来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通货膨胀。2008年,越南的通胀危机,曾引发国际社会对又一次亚洲金融危机的担忧,而两年过后,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最近,依然高达12%的通胀率成为了普通越南人、尤其是低收入阶层最主要的关切。食品和其他基本商品价格涨幅在10%以上,令劳动阶层备受煎熬。
按照越南政府公布的数据,2010年12月,越南的通胀水平达到11.75%,是2009年2月以来的最高增幅,2010年贸易赤字额达到132.35亿美元。这些问题也对越南盾造成了冲击,迫使越南当局在过去一年中至少三度贬值越南盾。越南盾持续面临贬值压力,越南人纷纷奔向黄金和美元黑市。
对越南货币贬值的忧虑也蔓延到了国际社会。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在2010年12月把越南的主权债务评级调低。穆迪公司称,之所以调低越南的主权债务评级,是因为越南“在经济政策中存在缺陷”,其中就包括了应对通胀的不力。另外,标准普尔公司和惠誉国际评级公司也分别于2010年11月和7月下调了越南本币和外币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