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知名商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在蓉举办的“2009经济与金融高峰论坛”上,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陈光炎教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陈东琪副院长、瑞士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李文庆博士、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博士等国内外知名经济学专家、学者与金融界专业人士会聚一堂,就处于经济复苏形势下的“后危机”经济大势进行了深度探讨和分析。在5日举行的论坛上,来自新加坡的陈光炎教授则表示金融危机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上海和香港有望成为下一个世界金融中心。
下半年GDP增速不减
“从去年12月开始积极宽松政策效果逐渐显现,我国经济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进入复苏阶段!”陈东琪表示,经济复苏在三大市场表现越来越明显:夏季以来房市逐步转暖,现已复苏;股市第一波上涨108%,虽然现在进入调整期,但不改上升趋势;车市火爆,1—2月每月售80多万辆,后5个月月均售110多万辆;家电和其他大宗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市场活跃、需求旺盛表明微观经济景气上升。
谈到下半年经济的走势,陈东琪预计,三四季度的GDP增长将出现“逐季增长”的趋势,即三季度高于二季度、四季度高于三季度,“预计三季度GDP增速将超过8%,四季度GDP增速将超过9%。”他表示,现阶段投资高速增长主要靠公共投资支撑,而下半年则将是“公共投资和民间投资的两个车轮共同作用”。
沪港将成世界级金融中心
“20年后回头看,这次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一个时间节点!”长期研究亚洲经济的陈光炎教授表示,通过此次金融危机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从被欧美经济带动的“车厢”变成自身有着强大带动力的全球经济“火车头”,中国将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成为必然,而上海和香港将成为下一个世界金融中心。
“人民币的国际化只是时间问题!”陈光炎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对贸易和整合有利;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中国及其贸易伙伴来说,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个必要和不可避免的趋势。
陈光炎表示,每一次大的经济动荡都会带来格局的改变,正如英国在大不列颠和平时期以英镑放贷并把伦敦作为全球经济中心进行推广;相同的历史也在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期重复,美国以美元放贷而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下一个世界金融中心,将是以上海和香港为代表的中国。”他同时指出,长期来看,在人民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之前,中国政府必须至少解决好三个问题:完善汇率市场机制、扩宽并深化国内资本市场、实现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