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双头鹰”俄罗斯
作者:王凯 邱其虎   来源:国际金融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年12月16日    【字体: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熊”居欧亚大陆。自普京上台后,虽然俄罗斯逐渐脱去冬眠外衣,但难改外界对其“双头龟”的外交界定。随着世界能源的日益紧缺,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突袭,这个疆域横跨欧亚、蕴藏巨大能源资源的国度,在外交上逐渐强势表现,尤其是即将过去的2010年,世界外交舞台上,真正感受到了——

  俄罗斯的外交触角像它的输油管道一样,正尽可能地伸展至世界上能够到达的角落,简单而强硬。

  俄罗斯总理普京12月13日表示,未来10年内俄政府将耗资20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31卢布)采购军备,打造一支现代化的新型军队,并重点考虑战略核力量;同一天,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视察了同日本存有归属争议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中的择捉岛和国后岛。

  “梅普组合”对东、对西的双面强硬,自然遭到各方反弹。俄罗斯国内,针对普京的第三次抗议示威游行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爆发。世界都很好奇,俄罗斯“双头鹰”的外交策略到底所欲何为?

  俄罗斯之硬

  俄罗斯20万亿卢布军费预算指向很明确,即正在艰难博弈的欧洲统一反导系统谈判。著名军事评论员宋晓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此举政治意味居多。“是否能拿出钱来还不一定。因为目前俄罗斯的军费连年下降。”但宋晓军也表示,俄罗斯此举意在“若美国接着围堵俄罗斯,俄罗斯就有可能接着投入20万亿卢布完成远程打击投入”。

  其实,俄罗斯手中的筹码不多,但很致命:欧洲1/4的天然气需求。

  “如果土耳其帮助欧盟减少在能源供应问题上对俄罗斯的依赖,这将会对改变欧洲民众对土耳其的看法产生积极影响。”这是欧盟和土耳其在建设新天然气输送管道问题上达成一致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表态。

  关于俄罗斯输油管道和输气管道,类似这样“围魏救赵”式的言论,还可以从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甚至是太平洋地区的政府领导人言论中捕捉到。

  “除了欧洲对俄罗斯的天然气需求外,亚太地区对俄罗斯的能源需求也逐年加大。”美国战略预测公司专家劳伦·古德里奇彼得·蔡汉分析认为,俄罗斯疆域横跨欧亚大陆,国内资源丰富,特别是能源资源极大丰富,其中许多资源具有双重作用,既能使俄不依赖外界,又赋予莫斯科有效投放力量的能力。

  反普京年

  12月10日,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在一个慈善表演上,自称“如同大多数人,我不会唱歌跳舞,但我还是很喜欢这么做”的普京高歌一曲《从哪里认识祖国》,这是自今年7月引渡俄罗斯间谍回国后,普京第二次在公开场合演唱这首歌曲。

  两天后的莫斯科市,5000多名市民以“普京下台”为主题,用游行抗议的方式认识自己的祖国。这是今年爆发的针对普京的第三次大规模游行示威。

  “我担心天然气和电力的价格还会上涨,而我们的日子却一天比一天贫穷,因此我要求普京和他的内阁辞职下台。”现年71岁的退休工人维亚切斯扩夫·伊万诺夫愤怒不已。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俄罗斯GDP下降了8%,创下1994年以来的最低值。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到了俄罗斯的经济。

  事实上,你很难说这是一次针对普京个人的政治游行,还是面对国内经济窘境的一次示威。“我们努力把2010年变为反普京年。”曾经在叶利钦时代出任政府副总理现为反对派领袖的涅姆佐夫直言不讳。

  甜蜜与防备

  “最甜蜜的一年。”俄新社的评论文章用这样的词句评论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

  11月26日,普京亲赴德国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商讨建立俄罗斯-欧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12月7日,俄罗斯与欧盟于布鲁塞尔举行的俄罗斯-欧盟峰会上签署有关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文件。欧盟是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前最后一个谈判对手,这时距离双方第一次谈判已经过去了17年。

  当然,这并非双方交往的全部。有关俄罗斯与北约的防卫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宋晓军对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防务谈判持悲观态度。一个关键原因是俄欧之间还没有形成互惠互利的经济实体,那么双方的信任感则无法建立。宋晓军表示:“俄罗斯看重欧洲的资金和资源。想吸收欧洲的技术从而完成产业结构的改造。希望模仿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产业整合。”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中美商贸联委会在美召开 能否“灭火”成焦点
下一篇文章:我国吸收外资连续16月增长 预计全年吸收千亿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