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新兴加转轨,发展谋创新。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将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强大推动力量
风雨兼程20载,中国资本市场正日益变得理性和成熟。
回顾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发展起来的,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风雨兼程20载,中国资本市场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2010年,中国股市迎来自己的“成人仪式”,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正式推出,使中国股市正式构建了“双边市”,从这一刻起,看多和看空市场同样可以盈利,股市价格发现的功能、与期市协同发展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逐步得到发挥。
随着我国期货交易越来越活跃,期货市场对国际定价权的影响日趋重要,上海期货市场已经成为世界铜的三大定价中心之一,其规模已经超过纽约市场。
展望未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巨大融资需求需要资本市场来满足,调结构、转方式呼唤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发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需要资本市场提供全面有效的金融支持……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往往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建设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发挥强大推动力量,机遇难得,势在必行。
近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将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不断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通过健全促进自主创新、推动并购重组等市场化的制度安排,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资源配置等功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发达程度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在加紧研究推动国际板建设,着力解决相关法律问题。”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近期表示。
国际板的筹备,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破茧成蝶”的又一里程碑式的环节,既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也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提醒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金融风险的传播更为迅速、更为广泛,任何一个国家和经济体都无法置之度外。密切关注形势,更好应对变化,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中国人民银行国际金融专家指出。
不创新没有出路,创新过度也适得其反,这是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