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货币政策酝酿变调:“适度宽松”转“稳健”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年11月02日    【字体: 】   
 
后,美联储及全球央行步调一致,共同推行了低利率和定量扩张的宽松货币政策。中国在货币创造到信用创造的过程做得还更出色,2008年底至2009年累计放出了10万亿元人民币的信贷。本周美联储即将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但却世易时移。

  在经济形势上,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明显不同是就业形势。目前美欧都在担忧其高失业率,而中国到第三季度就已经完成了2010年全年的就业目标,实现新增就业超过900万人,全年有可能达到110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好。国家统计局内部监测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从危机最严重时期大幅下降。

  “这个就业形势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可以采取更符合政策需求的紧缩政策,我国不用担心失业率问题。此外还有一个不同,美、欧、日面临的通缩压力,而中国是物价有较高的上涨压力,这决定了中国在宏观政策取向、宏观政策退出战略上选择和发达国家应该不同。”这位官方人士指出,发达国家财政压力很大,他们是先退财政、后退货币,中国是不是应该倒过来,先退货币?明年的口号上是继续搞“双松”,还是“一松一紧”?这确实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位近期参与政策咨询的经济学家告诉本报记者:“开会的时候的确也讨论了,外面这么宽松,我们怎么应对?是跟着宽松还是紧?如果跟着宽松的话,肯定是会造成更大的通胀压力,更大的资产价格泡沫;但是紧的话,汇率升值压力会很大。”他指出,尽管与会者当时也有不同意见,但更多的人认为,现在中国应该寻求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不是和去年一样宽松的货币政策。

  综合来说,货币政策回归中性偏紧的定位,再考虑到明年还要维持一定的投资和在建规模,财政政策应维持宽松的基调。

  2011年货币、信贷、利率、汇率全紧缩

  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回归稳健,有什么政策含义?

  前述政策咨询人士对本报记者指出,定性判断蕴含的定量含义,意味着2011年货币增速目标可能会下调,全年信贷调控目标也会下调,或者在信贷调控上不再做上限要求。

  2010年央行制定的M2增速为17%,但截至9月末M2增速达到19%,全年实现目标几无可能。在信贷目标上,年初厘定的7.5万亿元人民币信贷目标也非常有可能被突破,截至9月末已经实现6.3万亿元,而且这一目标只是表内信贷规模目标。

  “我的感觉是,2011年M2目标可能会下调到16%,或者15%。”这位人士指出,信贷规模也不适于再过于行政化的管理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未来两年中国GDP将放缓至9%左右
下一篇文章:PMI购进价格指数达69.9% 农产品涨价传导至工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