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失衡的结构根源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证券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年09月10日    【字体: 】   
 
高达16.5万亿美元。

  由于政府不再能够强制资本流向商品生产和贸易,资本的流动就不再以维持经常项目平衡为目的,而是大量流向高回报的资产。目前,全球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都要远远大于商品的流动。从1998年到2007年,全球经常项目的失衡从GDP的1%增加到3%,资本的流动则从GDP的5%增加到20%。全球资本流动量目前是商品和服务交易量的14倍。从1982年到2006年,美国的资本流动量从3730亿美元增加到52.1万亿美元,而商品和服务的交易量只是从5750亿美元增加到3.65万亿美元。

  美国在19世纪几乎每年都有经常项目的赤字。这并没有妨碍它变成世界大国。上世纪70年代,当南美和亚洲国家向外借债的时候,西方经济学家反复论证说,经常项目的赤字只是暂时的现象。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成为债务国,经常项目赤字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到今天,经常项目失衡突然成了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关键。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人想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中美关系上。按照这些经济学家的观点,也按照布雷顿森林条约的精神,汇率失调是经常项目失衡的主要原因,调整汇率就能解决失衡。由于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美国贸易赤字的规模,推论起来,人民币同美元的汇率问题就成了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焦点。

  美国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费雷德·伯格斯滕是一位断言人民币币值被大幅度低估的学者。他的观点是美国国会主张人民币应当大幅度升值的主要依据之一。伯格斯滕是《中国崛起》一书的作者,他在该书的前言里说出了他的动机。他认为,要为世界经济指引方向,就应当创立和坚持中美之间的G-2模式。如果考虑到印度和巴西最近跟美国一起要求中国将人民币升值的事实,那么,我们有理由说,这样的战略确实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失衡讨论反映出经济理论落后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本·斯泰尔和曼纽尔·亨德斯在《货币、市场和主权》一书中提到,尽管国际货币体系面对问题束手无策,发人深省的是,当今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居然没有提供一个分析这些问题的理论构架。把调整人民币汇率看作解决全球失衡问题的办法,反映的正是这种理论落后于现实的情况。

  就像穿紧身衣不能减肥一样,调整汇率解决不了经济失衡,日本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根据罗伯特·麦金农的观察,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元对美元的比值大幅度调高,但是,由于日本价格水平相对美国水平下降,日元在200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美国申请失业数下降
下一篇文章:澳大利亚8月份失业率降至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