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年初设立全年四个季度分别按“3∶3∶2∶2”比例投放的节奏。而上市伊始的农行,由于面临较大盈利压力,近一两年的投放一直十分活跃。相形之下,受战略调整、资本金约束及调控指导等多重因素影响,去年投放量遥遥领先的中行,加大了调结构、防风险的力度,贷款投放趋于稳健。
一位大行高管透露,中小银行及城商行在7月的信贷增长相对主要银行较为强劲。究其因还是这些银行与当地经济更加密不可分,当地的监管部门也某种程度上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压力,对中小银行的控制力度往往不及大型银行。
一些国有银行总行和地方分行的信贷负责人均证实,目前地方政府“抢先行动”,甚至对一些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提出了贷款投放“两个不低于”的目标,要求当年在当地的新增贷款规模和增速均不低于去年。“过去四大行主要面临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如今已明显感到来自地方银行的冲击。”前述大行高管不无忧虑,不过他认为这种冲击只是局部性的。
在银行地方分支行层面,受访人士也不无忧虑,称总行当下大都在忙于完善风险控制,应付各种检查和审计,清理去年激进投放所带来的问题,因此“没有时间搞市场营销,贷款面临软约束”。一位大行地方分行行长介绍,“分支机构依然在奋不顾身地拼份额、拼占比。”
供求因素
一些银行界人士认为,影响下半年信贷投放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资本市场走势。目前不乏观点认为,上证综指在2000多点迄今已经盘旋了四个月,如果宏观经济不会进一步恶化,市场积蓄的做多的力量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爆发,“一旦迎来上升通道,就意味着大量社会资金将会流入股市,从而导致信贷需求比较旺盛。”一位大行公司信贷部负责人称,届时银行储蓄存款、理财产品乃至投资于房市的资金,都会不约而同地涌向资本市场。他认为,目前也有迹象表明,目前一些企业资金可能已开始向股市流动。
他透露,过去股市向好时,一些央企的利润一半以上来自投资收益,“这就是利益驱动使然,比如,上半年商业银行的企业存款减少了1.7万亿元,四大行同比减少了1.3万亿元。”
不过,他进一步解释说,企业存款下滑也并非全部来自股市诱因,一是贷款企业加大了对自有资金的使用,去年发放的贷款普遍进入支用周期;二是国企为控制自身负债水平,对自有资金的使用量加大;三是实贷实付制度的落实,也使得贷转存的现象大幅减少,银行信用再造存款的功能有所下降。因此也造成了当下银行四处拉存款以保持贷存比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