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以来新低。两大国债品种利率的暴跌暗示市场资金正快速进入债市。
有意思的是,美联储还未向经济“输血”。本周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众议院就陆续通过了对数百万长期失业者延长失业援助金的法案。据该项法案,250万名失业半年或以上的人有希望最快于下周开始领取每周平均300美元的救济金。此外,延长失业救济法案生效后,美国联邦政府将向受益人一次性支付自6月2日以后被中断的救济金。
张一伟告诉记者,此次政府推行的延长失业救济法案也只能说是一个短期法案,其效果也是有限的。
刺激政策实际空间不大
为了应对之前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动用了降低基准利率、购买“问题金融机构”相关证券等一系列非常规手段,但政策的过度使用已让美联储进一步采取刺激政策的空间非常有限。量化宽松的政策是否会重启,有待观察。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顾名思义,量化指创造指定金额货币,宽松指减少银行资金压力。即是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货币供应,从而向银行体系注入新流动性。
2009年3月,为重振经济,美联储惊人地大举吃入1.15万亿美元的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其中包括3000亿美元长期国库债券和7500亿美元相关房产抵押证券。由此,美联储不仅时隔40年后再次买入国债,更宣告美国正式踏入了量化宽松时代。
而在美联储大举开动印钞机为市场输血后,全球股市也从此开始踏上疯狂的复苏之路。2009年3月道琼斯工业指数单月上涨7.35%,为自2008年9月以来首次按月收涨。而从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期间,道指累计暴涨54%,标普500指数则累计上扬61%。
然而,量化宽松政策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并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同时,却为未来通胀埋下了隐患。数据显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已较金融危机期间翻了一番,其最近一周持有的资产超过2.3万亿美元。对此,美联储理事瓦尔许近期甚至警告称,美联储应谨慎权衡进一步扩大向经济注入信贷规模的风险。
事实上,美联储自今年3月31日已停止了购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计划,作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美联储此举也多少暗示了为期近一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告一段落。但本周伯南克关于刺激政策“模棱两可”的表态,是否意味着未来量化宽松政策将重出江湖?市场又会如何选择?
海外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未来采取刺激政策主要有三条路:降息、减少